凱宇與許多出版社都有合作,我經常會收到出版社寄書給我。去年十月,我收到遠流出版社寄一本散文集,就是《夜燕相思燈》。
 我拿到書時,原本很少介紹散文的我先把它擱一旁。隨著我的變化,我開始把自己心中的許多想法用文字記錄下來,此時,我重新拿起這本書,翻了幾篇後,我惶恐的放回書架,因為裡面寫的許多鄉土記憶雖然是我沒經驗過的,可是卻那麼的真實,似乎觸動了我潛意識中的某些東西。
 當人戴面具久了,突然看到真實的文字,反而不習慣、也不承認那才是人性的本質吧!
 隨著自己書寫的前進,我在書寫中體察了自己許多情緒與其背後的真相,我又開始拿起這本書,一篇篇的讀,於是自然而然促成了這次跟作者阿盛老師的訪問。
 《夜燕相思燈》分為兩個部份,第一部寫的是大約是我祖父那個年代的庶民生活記憶,第二部則是我父親年代的社會變遷中,在面對變化的不同世代人們的反應與心情。阿盛老師的作品,總離不開「人性、人情、人生」,這也是阿盛老師作品中最值得咀嚼的地方。
 阿盛老師說:「歲月的刻痕必然存在。」於是,他用文學的筆將之記錄下來。我們不容抹滅先民存在的痕跡。
 在訪問的過程中,我們也談到了閱讀。我的閱讀多為國外譯作,我漸漸發現這是一種不自覺的思想殖民,當我讀了阿盛老師的文字,是那麼的忠於自己的土地時,我很困惑。我該怎麼跳脫出來呢?
 阿盛老師說:「閱讀不應閉關自守,但要有自覺,更不能忽略本土的文字。」
 最後,我們談到寫作的本心。在《夜燕相思燈》的第223頁中提到:寫作者最好只管隨心所欲去寫,太刻意搶短線、貼標籤,總是不妥。
 阿盛老師區分了文學家與寫作匠的不同,他希望所有的書寫者都能回到人類的共同本源,忠實的記錄下“三人”─人性、人情、人生。
 訪問結束後,我思考閱讀與書寫的意義,我發現當我愈是真誠的書寫,我愈發現人不是活在真空中,任何文字都無法取代來自自身立足土地的聲音。
 我希望日後能多跟大家推薦本土文學,也希望大家別忽略自己真實的聲音與屬於這塊土地的文字。
 我想下載《夜燕相思燈》作者阿盛老師專訪請按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or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