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敬上第一杯茶,你是一個陌生人
 再奉上第二杯茶,你是我們的朋友
 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將用生命來保護你。──錄自《三杯茶》

 《三杯茶》是一本紀實報導文學作品,說一個人如何改變世界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翁摩頓森位了紀念自己早逝的妹妹,攀登世界上最難征服的K2峰,在回程時遭逢意外,在性命垂危的情況下,受到當地村民的幫助保住了一命。他眼見當地的小孩,在寒冷的天氣下,拿著木棍在沙地上寫字,為了感謝這些幫助他的人們,摩頓森決定為這些未來的希望蓋一所學校。
 這世界上的紛爭起自於偏見,然而偏見是來自於無知,教育則是克服無知的唯一途徑。
 當我們從童話故事般的口號回到現實,在不同的文化、宗教與價值背景下,摩頓森以一個美國人的身分,深入巴基斯坦推動教育,除了熱情外,需要更多的智慧。他會不會不假思索的將西方思想殖民於當地?他怎麼看待回教信仰?當地的穆斯林又怎麼看待這一位西方人,尤其當他信誓旦旦的說要實現他的“使命與約定”時。
 從時代背景來看,摩頓森的工作橫跨了911事件,在全世界瘋狂的舉著反恐大旗,無恥的以正義之名轟炸別人的家園時,摩頓森又如何自處?如何面對他工作地區的人們?又怎麼說服美國的群眾?
 無論西方世界如何自圓其說,就像塔利班如何合理化他們的“聖戰”一樣,都是用一個看似正義的理由,掩飾其不義的暴行。摩頓森工作之所以成功,如他說的一段話:「我不希望教導巴基斯坦的孩子像美國人一樣思考,我只希望他們能有平衡、不走極端的教育,這個想法是我們一切作為的核心。」
 《三杯茶》詳實的記錄下摩頓森在巴基斯坦工作的歷程。他如何克服困難?如何融入當地文化?如何在過程中轉化自身生命的樣貌?我想在這個令人哭笑不得的時代中,只要心中曾有一個小小夢想的朋友,都可以藉此書得到激勵的效果。
 凱宇這次的錄音邀請嘉玲老師一同製作,除了讓內容更豐富外,嘉玲老師也帶來了她進入教學現場後,面對一群家庭社經地位在中下層的孩子,對照她自己的成長與學習歷程的反思。
 很多時候,我們因著自己的幸運對別人的不幸漠然,或是不假思索的為他人的悲苦貼上不公平的標籤。我們該問自己:「我真的了解他們嗎?我願意試著跟他們站在一起嗎?」
 真正的慈悲不是施捨,真正的同理也不是傲慢的給予。或許多數朋友並沒有摩頓森的使命,但所有的人都有機會目睹不幸或是身陷不幸中,這時候我們可以思考,我們要什麼?或是我們能給什麼?
 下載《三杯茶》凱宇與嘉玲對談錄音請按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or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