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在聊天時,這樣問別人:「你是什麼星座?什麼血型?哪裡人?」

摩羯座、B型、台中人…,這似乎是讓別人可以快點認識我們的一個簡單途徑。

我們可以因此找到同樣屬性的人,在陌生的情境或人際互動中,多了些安全感。

這些都是所謂的「類型」。

類型在我們的腦中幫我們建立一個預設的概念,例如:摩羯座的人嚴謹(但龜毛)、B型的人心思細密(但優柔寡斷)…。

當我們發現自己或別人符合所屬類型的描述時,那怕只是在極為特定的情境下符合或是人格特質的某一兩個看來類似的描述,我們很可能會開始這樣認為:「摩羯座的人『都』很嚴謹、但也極為龜毛!」

「都」-這是一種涵蓋性的描述,說白話點,就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想法。

「都」的概念,把「類型」變成一種「典型」!

星座的「典型」把人們分成12類、血型把人們分為四種,任意的將所有人的思想行為中,那獨具意義的表現,進行粗魯的分類解釋。

「典型」會造成偏見,即所謂「龜無黑白皆姓烏、鼠無大小皆稱老」。

「典型」抹煞了個人的獨特性與情境的特殊性。當我們看一個摩羯座的人點菜時,詳細詢問食材與烹飪方法,我們可能就把「龜毛」這個「典型」套在這人身上。但是,如果他是因為自己對某些食物會嚴重過敏,才表現出這樣的行為呢?

我想換成其它11星座的人,也會有類似的表現吧!

其實「典型」思考對別人的偏見還不是最可怕的,看待自己也有「典型」的框架,才是讓人無助的主要原因。

因為自己家世不好,就認為自己無法翻身;因為自己曾經失敗,就認為自己與成功無緣。這些都是誤把「類型」當成「典型」的副作用!

我們不能否認自己屬於許多「類型」,「類型」往往只是標示出我們的「某個」特性、來自哪裡、曾經做過什麼或是現在的身份,所以「類型」只是對於生命的部分詮釋,而且通常局限在很小的範圍。

別人因為「類型」而定位你的「典型」,這是他個人的問題!但你不能犯同樣的錯誤!

你可以創造自己的「典型」,你就是你!

能夠區分「類型」與「典型」,才有可能邁向自覺自主的人生喔!

活水部落內容歡迎引用轉寄,請註明「本文來自活水部落」,謝謝你的支持鼓勵喔!

 

按此推本文到噗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or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