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希望我們活出他們所認同的樣子,教育要我們找出正解,社會對於所謂的「成功」有個約定成俗的共識…。似乎人生在世,一切的一切都有所謂的明確目的地或標準答案。

有些人在看盡了一切世俗的虛幻,想要好好的安頓心靈,跳脫業力輪迴的折磨,於是走上了求道之路。

人是習慣的動物,雖然追尋的目標與方向變了,但是努力的動作依然深刻的帶著俗世之身影。

求道?無非就是求得一個生命的「正確答案」、調伏自心的「應有態度」與存在的「終極目的」。這跟賺到多少錢以堪稱「成功」的思維,有什麼不同?

無論是俗世生活的追尋還是靈性生命的探究,人們都想要有個可以客觀衡量的標準,這樣比較有安全感,或是從某個方面看,如此也比較能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這種近乎強迫的、不假思索的反射性邏輯,正是「完美主義」的毒害。我們預設一個標準,然後再努力的達成它,否則就是失敗。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們不能接受失敗。

可是,靈性是什麼?這個問題有能夠說得清楚、講得明白的答案嗎?

門徒們正在討論老子的智慧: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當大師進來,門徒們問他這話的意思。

大師說:「有誰知道玫瑰的味道?」每個門徒都知道。

然後大師說:「將它用文字表達出來。」每個門徒都沈默不語。

這則故事出自《誰能寫出玫瑰的味道?》(The Spirituality of Imperfection),為靈性的追尋點出了最重要的關鍵──到底什麼是靈性?任何具體的答案其實都是誤解這個問題。

誰能寫出玫瑰的味道?》透過一則則寓意深遠的故事,讓讀者在自己的心中覓得靈性的指引,並且貫串作者Ernest Kurtz長期對於「匿名戒酒會」(Alcoholics Anonymous, A.A.)的觀察與研究佐以呼應,闡釋其核心精神-不完美的靈性不強調「正確」,它對問題比對答案有興趣,是邁向謙卑的旅程,而不是掙扎的追求完美(頁32)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待身陷酒癮的人?榮格說得好:「上癮,就像對靈性完整的渴求。」許許多多的上癮者,正是在其對於「完美」的極大渴求,以致於陷入不可避免的失望時,為了麻痺或昇華自己(沒錯!他是想要向上提升的,只是用錯了方式),所產生的行為。

這倒不是美化或合理化了一些自傷或自毀的行為,只是從上癮者這種極端的故事中,我們更可以看見自己的執著,無論所追尋的是物慾還是靈性。

其實我們跟上癮者的差別,有時只是程度上的不同罷了。

通常我們很難承認這個觀點,如同我們會極力否認自己的失敗、遮蓋自己的缺點。我們總是讓自己看來一切沒問題,排除自己身上的軟弱、缺陷、不足,甚至是卑劣、攻擊、憎恨等陰暗的特質。

然而,否認這些人性上的不完美也就等於否定了某個部分的自己,人是完整的存在,我們不接納的部分遲早會侵蝕自己生命的所有面向,到最後導致全面的自我否定。

如同一個人聲嘶力竭的對人叫囂:「我才沒有在生氣!」否認是令人邁入既可憐又可悲之境的主因。這個人如果能承認自己的憤怒,在那一刻間,他的憤怒便已消散大半了。我想這是很多人都有的經驗。

凡是我們愈否認的,我們愈受其左右。

恐懼讓我們把時間與能量消耗在否認這回事上,愛能夠消融恐懼,愛是一種接納。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於是能看見自己身上的光,使自己可以愛自己;接納別人的不完美,於是能體會到人我之間並無分別,進而能夠打開心房,為眾生留下個位置。

我想起禪修大師Jack Kornfield所云:「沒有完美的理想時,心就能把我們遇見的苦難和不完美轉變成慈悲的道路。」放下完美主義,我們才能讓靈性成為「邁向謙卑的旅程」,靈性在此時已不是一個用言說得以明白的狀態,而是一個實踐與體驗的過程。靈性將滲透到生命的每個層面,而不是只存在於教堂廟宇之處、誦經持咒之時、或是面對師父同修之況。

誰能寫出玫瑰的味道?》透過「不完美的靈性」告訴讀者,不完美從來就不是問題,靈性的最終指向從來也不是某個特定的地方,而是觀照與理解所有事物的新角度。

哲學家戴奧真尼斯(Diogenes)正坐在石頭上吃著麵包和扁豆,另一名因為奉承國王而過著好日子的哲學家阿里斯蒂帕斯(Aristippus)看到他在吃晚餐。

阿里斯蒂帕斯說:「如果你懂得奉承國王,今天就不會在這裡吃扁豆了。」

戴奧真尼斯說:「學會吃扁豆,你就不需要去巴結國王了。」(頁65)

再想想:誰能寫出玫瑰的味道?還是親自聞聞花香?

活水部落文章歡迎引用轉寄,請註明「本文章來自活水部落」,謝謝你的支持鼓勵喔!

[各位朋友如果有痞客的帳號,請幫忙凱宇推薦上專欄喔!! 感激不盡!!]

 

按此推本文到噗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or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