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些話產生作用,你放下本書時所知道的,會少於拿起這本書的時候,但更接近真正、非概念的認識。-《當下覺醒》,頁26

為了追求內在的平靜,我讀過許多討論靈性的書籍。

這些書籍為許多渴慕超越與覺醒的人,提供許多觀念與方法。似乎隨著現代人的焦慮日增,這樣的作品儼然形成書店中一個重要的系列,嗯…應該說成為一個「產業」!

其中有非常多的跨領域結合,像是傳統宗教的現代詮釋,或是心理學的靈性延伸。不只如此,還有因應具體需求(像是賺錢、減肥、找到理想伴侶)的實際指導(例如最近關於「吸引力法則」的一系列書籍)。

靈性產業的蓬勃就像量販店一樣,提供各種不同的「商品」供「消費者」選擇,似乎從消費社會所造成的內在危機,可以透過消費行為(購買靈性產品)來化解。

我看見自己曾經陷入這樣的行為模式之中,更體會到如此是進入另一個死胡同裡。我漸漸明白,真正的覺醒並不是在生命中「加」進什麼,無論那是宗教、儀式、觀念或行為。覺醒反而是「減法」,如拉瑪納‧馬哈希所言:「體悟並不是獲得任何新事物的能力,它只是移除所有偽裝。

於是,我遇上了《當下覺醒》,這本書把我模糊的體會做了具體表達。

覺醒不屬於某個教導或傳承,無論如何,你一旦覺醒,就跳出各種傳統架構。畢竟,如果你覺醒認識自己的真正本質,原本就一直存在你深處的本質,怎麼可能有那個傳承或途徑可以壟斷它呢?」這是書中對於靈性覺醒的看法。

所以,《當下覺醒》引導讀者從各種經驗之中,開啟嶄新、未曾認識的各種面向。簡單來說,人之所以陷入痛苦與執著,乃是我們自以為自己就是「這樣」的人,「這樣」是僵化、封閉、沒有其他可能性的。

然而所謂的「這樣」,其實只是一種過去經驗的建構、一個有限認知所編織的產物,「這樣」就像夢一樣,關鍵在於我們是否看見其為一場夢?

真正的覺醒絕不限於特定的方法才能達成,更不是某個宗教或大師能夠獨攬。對於每個人來說,覺醒的道路是條「無路之路」,任何教導都只是張地圖,且真正的旅程會隨不同的求道者而變化。

至於旅程最後指向何處呢?其實就是此時此地、也就是「當下」。覺醒並不是期待未來某個時刻將達成的目標,而是在此刻放下執著,從夢中醒來的活在真實的圓滿之中。

書中充分呼應了我內在旅程中的體會,那些我無法明確表達的體會,如作者言:「你可以確切知道你是什麼,但可能無法描述自己如何知道。

或許是如此深刻的共鳴,讓我很難去「評論」這本書!我只能告訴大家這是本「回家旅程的指南」、「無路之路的地圖」。《當下覺醒》讓人們知道,覺醒之旅可以…不!是「必須」輕裝簡行。

活水部落文章歡迎引用轉寄,請註明「本文章來自活水部落」,謝謝你的支持鼓勵喔!

[各位朋友如果有痞客的帳號,請幫忙凱宇推薦上專欄喔!! 感激不盡!!]

 

推到 Plurk!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or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