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論是「不要輸」或是「比別人更強」,我們教養小孩的方式從出生的那一刻,就開始擺在一種競爭的位置。生命不是自己的,而是為了與別人競爭獲勝而活的,生活是為了在別人心目中留下永遠勝利的完美形象,而從來就不知道什麼是「為自己而活」。(引自《台灣查甫人》,頁71)
《台灣查甫人》是知名精神科醫師王浩威先生在1998年出版的著作,算是在上個世紀末針對台灣男人因應社會變遷,在自我意識、情感表達、社會互動、家庭婚姻等心理議題的綜合評論,是一本非常精彩的男性議題評述。
而我所引述的內容,反映的並非為上個世紀所獨有的問題,生命是連綿的長河,我們從小若沒有「為自己而活」的啟蒙,這樣的無知與無力感將代代相承下去。
或許新生代的朋友會以叛逆來表現不滿,但是這終究只是一種逃避的行為。
要逃到哪裡呢?「逃離束縛」和「成為自己」畢竟是有本質上的差異的!
叛逆給了我們暫時的力量與快感,如果我們成功的擺脫了他人的期許,並不代表能夠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但如果失敗了,將是盼望的全面崩解。
「為自己而活」的第一步,就是善待自己!
接納自己可能會輸,因為人生沒有永遠的第一名。
或說回來,「輸贏」與「名次」之所以能成立,是因為我們活在別人的遊戲規則與生命座標裡。
圓滿的人生來自我們忠於內心的召喚,實踐召喚無須考慮「輸贏」與「名次」,因為我們並非玩別人的遊戲,更不需要以他人的認知來定位自己。
請「為自己而活」吧!或許這是條辛苦且孤獨的道路,但是你將永遠不會輸!
因為你不需要跟別人比!你只需要面對你自己!
活水部落內容歡迎引用轉寄,請註明「本文來自活水部落」,謝謝你的支持鼓勵喔!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