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大專講師,打分數是我的工作之一。

每回要為學生評分都令我矛盾不已,因為我看見了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似乎在心中總是住著一撮人,找盡各種理由挑毛病,在成就中發現不足,或在缺失中點出不可原諒的錯誤,目的只有一個:讓所有人服膺在統一標準之下!

就算我意識到這是個問題,卻也無奈的成為幫凶之一。

這不只是我的問題,這是許多人共有的衝突感。我們除了在承受評價外、也同步的再施加,所以人們經常一面鄙夷外在的評價,另一方面卻放不下對評價的在乎。

這樣的矛盾,總讓人活得綁手綁腳、進退維谷。那麼,可不可以不要想這些?可不可以對這一切都毫無知覺呢?

遺憾的是,當腦中浮現過這個想法時,就等於進入了化學的「不可逆反應」之中。

其實一切並非自尋苦惱,而是生命認為時候到了,不客氣的一腳把人踹進矛盾中。在其中的我們必須自問:「我只是忍著這撕裂的苦?還是從苦中看見意義?」

要看見什麼意義呢?我想答案就在於弄清楚,我們有限的人生,究竟是為何而來?

每個人從出生開始,身旁肯定會有很多人告訴我們什麼是「好的」,這些人包括了父母、老師、政客、媒體、朋友…甚至是服飾店的老闆、汽車業務員、熱心告訴你治療鼻子過敏偏方的陌生人…。

久而久之,我們很習慣聽「別人」的意見,同時自己也會以專家之姿,提供他人許多建議,彷彿自己是那唯一知道真理的救世主!(想到自己是個老師,不自主的冒了一身冷汗!)然而,對於圓滿人生最關鍵的事-聽「自己」的聲音-卻很陌生。

其中還有個令人尷尬的發現,就是當我們試著聽「自己的聲音」時,很有可能心中浮現的,並非「自己的聲音」,而是「別人透過自己在說話」。例如我們如上癮般的想賺更多錢、追求更大的成功,表面上或許沒有人要我們這樣做,但實際上我們是不假思索的接受了家庭或社會給自己的價值觀,潛移默化之深,如同自己從出生就這麼相信一般。

賺錢與成功不是問題,問題在於選擇的途徑能否滋養自身的靈魂?生命並非只有物質的存在,也不僅為心理上的意識所向,人還有一個對於存在的深刻渴望,那就是靈性上的探求。

當我們開始懷疑一些過往照單全收的價值觀時,正是靈魂(靈性)之旅的開始。

然而靈魂的探索,對很多人來說是玄虛難解的功課。

有些人尋求傳統宗教的途徑,在教義的薰陶與啟發下,對於生命的態度與思維確有轉變,但是關於「生命或靈魂的目的」,像是自己適合做什麼?有何天賦?人生旅途中的關鍵考驗?這種很個人、很獨特、某種程度上需要具體一些的指引,通常神職人員還是以教義的指導統一帶過。我們只能期待所信奉的神祉能在某個神聖的時刻,以獨特的方式賜下寶貴的啟發。

另一些人則求助於靈媒、算命、星象、占卜…等更為「直接」的方法,告訴我們許多「註定」的事情,好像所謂的「自由意志」不存在一般,而且還有被騙財、甚至騙色的風險。

我想這是很多人的疑惑,甚至是親身的經驗。

前陣子我偶然在書店裡看到《這一生為何而來》,倚著書架讀到作者〈引言〉中的這段文字:

我們投入多年的時間接受教育,期待有朝一日能展開夢想中的生涯,最後卻發現自己困在一份及厭惡的工作上。我們花費許多的時間尋覓真愛,最後卻發現自己竟然在一份連五分鐘都嫌多的關係中糾纏了五年之久。問題在於,多數人都不知道自己實際要找到什麼。我們不斷從一處航向另一處,滿心期待自己憑著好運氣,卻不是按著計畫去尋找渴望的目標。

這不正是多數人的處境嗎?於是我二話不說,把這本書買回家。

作者Ainslie MacLeod雖然是一位靈媒,但是他邀請讀者以「敞開心門」(Open Heart)的冥想方式,回歸深層內在的確認自己的靈魂年齡、靈魂類型、使命、前世的創傷、使我們迷失的錯誤目標、內在挑戰、靈魂的功課、天賦才能,並且提供具體的指引啟動內在的力量與開悟的途徑。

我很開心總算有本書以易懂且明確的方式,讓讀者繪出自己的靈魂地圖。

其實所有外在的評價就像是一張地圖,無論我們是給分數還是接受分數的人,我們都用這張圖找尋靈魂的道路。從某個方面來看,也是因為我們使用這張不合宜的地圖而在人生旅程中迷了路,並且吃足了苦頭,我們才有可能去尋找真正屬於自己的靈魂指引。

我想靈魂的道路是從放下所有評價所開始的,其中包含了放下對「評價」這件事情的評價。

了解並接受自己原本的樣子,也接受人人各有不同的事實。靈魂之路本來就是條孤獨但豐富的旅程!祝福你!

活水部落文章歡迎引用轉寄,請註明「本文章來自活水部落」,謝謝你的支持鼓勵喔!

[各位朋友如果有痞客的帳號,請幫忙凱宇推薦上專欄喔!! 感激不盡!!]

 

按此推本文到噗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or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