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v 07 Fri 2008 17:13
龍華科技大學演講:從閱讀書寫談個人成長
- Nov 07 Fri 2008 15:20
《躁鬱之心》
《躁鬱之心》是精神科醫生凱‧傑米森女士的自傳,她勇敢的在書中披露自己在躁鬱症中掙扎的過程。她大可以躲在專家的身分後,以一個權威的口吻,告訴讀者何謂躁鬱症或如何面對這個惡毒的魔鬼。
她的自我揭露必須面對極大的風險。身為一個精神科醫生卻深受精神疾患所苦,她的同事會怎麼看她?她的病人又如何對她建立信心?會不會影響到她日後的發展?
- Nov 04 Tue 2008 15:52
即知即行,先知而後行
這裡記錄了凱宇每天早上步行健走時,心中的想法與體會。
2008.11.4
主題:即知即行,先知而後行
- Nov 02 Sun 2008 16:08
如如不動─其實我不聰明
這裡記錄了凱宇每天早上步行健走時,心中的想法與體會。
2008.11.2
主題:如如不動─其實我不聰明
- Nov 02 Sun 2008 15:41
生命沒有想像中的簡單,也沒有想像中的複雜
這裡記錄了凱宇每天早上步行健走時,心中的想法與體會。
2008.11.1
主題:生命沒有想像中的簡單,也沒有想像中的複雜
- Oct 31 Fri 2008 16:17
孤獨的況味─決心
有時候觀察嬰兒是一件奇妙的事情,如果跟一個嬰兒朝夕相處,漸漸的會發現,原來了解一個不會說話的生命比明白一個聒噪的成人來得容易。如果是每隔一段時間去看看同一個嬰兒,你會發現生命的變化可以如此的快速,沒多久時間表情變多了、開始發出複雜的聲音、可以靈巧的翻身…,似乎相對於成人,時間是風化的效果─緩慢且侵蝕一切。
是不是有一個冥冥的存在推動著嬰兒身體的成長呢?小貝比只是吃與睡,偶而夾雜著哭聲,那哭聲與其說是叫喚著照顧者,不如說那哭聲宣告著他長大的決心。
- Oct 31 Fri 2008 15:41
銘傳大學演講:新好男女─我的活水兩性觀
這是凱宇在銘傳大學的演講,講綱如下:
1. 為什麼是“活水”兩性觀?
2. “性”存在的基本意涵─生存與繁衍
- Oct 24 Fri 2008 10:57
《郭台銘與富士康》
這是凱宇接受客家電台主持人廖涵訪問,談《郭台銘與富士康》這本書的錄音內容。
《郭台銘與富士康》是馥林文化出版,由中國資深財經記者徐明天所著,書中大量蒐集富士康內部刊物《鴻橋》的文章資料,以細膩且全面的剖析方式,完整的窺見郭台銘的遠見與執行力。
- Oct 09 Thu 2008 14:26
《星巴克救了我一命》
當一個六十幾歲的白領男性,從名校畢業後,職場生涯一路順遂的成為一家跨國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然而在年屆退休之齡,公司措手不及的將他裁員解職。過慣了位高權重、養尊處優的他,如何藉著星巴克的一個計時服務人員的工作,從出身於貧民窟的主管身上學習,並且適應驟然劇變的生活、家庭、健康與財務情況的改變。
這些種種,讓他瞭解了「什麼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 Oct 09 Thu 2008 14:07
凱宇的作詞處女秀:日頭照四方
這首歌是廖大森的作品,
凱宇有榮幸參與共同作詞,
分享給大家!
- Oct 03 Fri 2008 20:47
淡江大學演講:學習與自己的情緒共處
這是凱宇在淡江大學的演講,講綱如下:
一、 情緒的主觀性
二、 心理學上定義的情緒
- Oct 03 Fri 2008 20:28
《意義的呼喚》
《意義的呼喚》是意義治療大師維克多‧法蘭可(Viktor E. Frankl)在90歲時出版的回憶錄。
法蘭可是一名猶太人,出生於維也納。在二次世界大戰的背景下,大量的猶太人被送往納粹集中營並慘遭殺害。法蘭可是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但他的家人幾乎無一倖免。
- Sep 29 Mon 2008 12:51
《晚安,憂鬱》《聽天使唱歌》
憂鬱的來臨猶如一年四季的更替,我們不能要求春天永遠不會過去、冬天永遠不會來臨,每個人的生命歷程中,難免會遇見挫折、失落、無助與無依,憂鬱成了一種人的自我展現方式之一。從演化的角度,憂鬱也能讓人在低潮時,能夠保存調節心靈的能量,讓人們在黑色風暴過後,能夠快速聚集力量創造生活。
但是當生命的嚴冬彷彿永遠不會過去,當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無濟於事,或是低落的情緒毫無理由與徵兆來到我們的生活時,過往自我期許的堅強與樂觀似乎不曾發生過,此時有極大的可能為─我們陷入了憂鬱、或是得了憂鬱症。
- Sep 23 Tue 2008 15:35
《失落的致富經典》
這是一本討論關於如何致富的經典之作,如果你只想讀一本這類主題的書籍,毫無疑問的,就讀這本吧!
作者華勒斯‧華特斯(Wallace D. Wattles,1860-1911)在一世紀前,在經過了一連串的人生挫折後,在其晚年開始深入研究世界上各種哲學與宗教信仰,將之匯整為《失落的致富經典》。他身體力行書中的原則,証明了這些原則的有效性,使他脫離貧困,在晚年過著富裕的生活。
- Aug 31 Sun 2008 15:25
《寫作》
自從凱宇導讀了一系列關於寫作的書籍後,我發現對於這個主題,我漸漸的欲罷不能。
感謝出版社的信任!在我跟聯經出版社互動的過程中,我光憑這本書的書名─《寫作》,我就厚臉皮的請出版社寄給我,而出版社也二話不說的將此書寄給我。
- Aug 22 Fri 2008 12:10
《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今天我會心想事成》
凱宇在十年前就接觸過《心想事成》了!不只是這個語彙所指涉的主題,當年有一位日本作家,他寫的書名就是《心想事成》。
想不到今年因為《秘密》這本書,掀起了討論信念力量的風潮。針對這個現象,我可以說是見怪不怪,也可以說是群眾的少見多怪,充其量《秘密》只是舊瓶新酒。